长岛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说山东土的原因,但虽土犹荣 [复制链接]

1#

1.方言之累。山东的三种次方言(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与普通话同属官话,虽然易懂易沟通,但作为官话的地方版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语言,饱含着浓郁的地瓜干子味儿或海蛎子味儿,自然就相形见绌地显土/腥了;而南方的吴、赣、闽、粤、客家等诸方言与普通话差异巨大,无论语音、语法还是词汇都自成体系,不同方言之间在听感上甚比外语,反而显得比较个性、另类、不俗。

2.三农发达。山东农业比较发达,特产中农产品及其衍生品占比非常之大,那么给外省人的感觉就会相对比较乡土气息。顺便广宣一下,东省农产名品海内驰名者有烟台苹果大樱桃大花生、胶东海鲜(莱州湾对虾梭子蟹、桑岛-长岛-崆峒岛海参、烟台海肠子天鹅蛋、荣成蜢子虾酱、乳山海蛎子以及诸多无法以详细地域区分的鱼贝虾蟹鲍蛤螺蛸蛏蚬海胆海带等)、潍坊萝卜皮、寿光蔬菜、章丘大葱、沾化冬枣、肥城桃、金乡大蒜、沂蒙全蝎、曹州牡丹、莱州月季等;农业衍生名品有如东阿阿胶、德州扒鸡、青岛啤酒、烟台张裕葡萄酒、龙口粉丝、莱州登海、莱阳鲁花、邹平西王、临沂金锣、单县羊肉汤、周村烧饼、鲁南煎饼、聊城时风以及位居八大菜系之首鲁菜(细分为济南菜、福山菜、博山菜、孔府菜)等……不胜枚举。

3.山东的工商业品牌中,“傻大黑粗”的重化工业(煤炭、石油、石化、钢铁、铝业、造船、农机、挖掘机……)占比较高,而精密小微的高科技企业与品牌相对较少,如此一来,较之京沪江浙粤的产业的高大上,自然又输一筹。好在新书记甫下车就提出了新旧动能转换,有望以十年之功实现山东产业的腾笼换鸟、脱胎换骨,未来可期矣!

4.民风与文学形象。山左民风淳朴敦厚、豪爽大方(如讲话大声大气、物件用度崇尚大个儿大量、行事好大喜功等),不似江南人之细腻绵密;加之在历代文学作品中,齐鲁人士的文化形象更多地被描述和定格在“大汉”“好汉”“猛将”“军阀”“豪强”“响马”“腐儒”“忠仆”“贤妇”“母夜叉”等等非敦实即彪悍的角色而非文人骚客、才子佳人、名商巨贾。于是乎,土味儿愈浓愈烈且愈发深入地沁入到了华夏同胞们的心中。在此录一首李白的《嘲鲁儒》:“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足可见鲁儒之土鳖形象,自唐即有。

5.自然环境。齐鲁大地虽然襟山带海、跨河踞湖,但相较于南方的水木明瑟、雨润草长还是略显干旱寒冷了一些(尤其在漫长的冬季,万木凋零,好不萧瑟)。这种半干半湿的气候,不仅使得东省半数城镇由于缺乏江河湖泊的环绕滋养而景致干涩,更加剧了暴土扬尘、灰头土脸的高发。“土”之比拼中,天助齐鲁再得一分。

6.群山无峰的城市格局。东省人口稠密、经济实力雄踞北方之首;现存的十六个地市以GDP论有十五个在全国百强之列;县域经济从数量和质量综合来看仅次于苏浙粤,进入百强县者每年也有20个左右。然而,却没有一座城市能够跃进全国前十,整个的城市生态呈现出一种齐头并进、群山无峰、一盘散沙的态势。因此,当国人在饱视北上深广蓉渝苏杭等大都市的繁华锦绣之后,再将目光转移到山东时,就会产生巨大的落差,霄壤之感、云泥之别、洋土之叹,油然而生。好在,省里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着手治理,强省会战略也好、济南合并莱芜也好、三核引领也好,总之须抓大放小的着力锻铸出几个(如以“济青烟潍淄临济”七座城市为重点做政策倾斜)能够比肩苏杭的经济强市、文化重镇、时尚名都,藉此方可有望改变东省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土鳖形象。

不过,咱山东有大航母,虽土犹荣!

综上,山左之土,由来既久、其源也广;而祛土之业,诚可谓任重而道远矣!诸君勠力共勉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