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的*渤海,天高气爽。
9月1日,长岛开海。北城村年近七旬的老渔民孙长志开上自家渔船,豪迈悠长的渔号划破天际,和着海浪声回荡。
70年前的8月20日,在支前渔船的阵阵号声中,长山岛战役大捷,山东全境解放。上世纪90年代,伴着“孙长志”们的号声,这个山东唯一的海岛县成了全省首个“小康县”。而今,这里又成为省级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孙长志开起渔家乐、吃上旅游饭,远去的号子又成为最打动游客的曲调。
号子一声山水绿,回望千帆立潮头。
俯仰70年,中国人民在*的带领下,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演绎了一段民族史册上的伟大传奇;俯仰70年,齐鲁儿女始终与*同心、与国同行、与时代同步,绘就了一幅沧桑巨变的壮美画卷。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百业凋零,到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这是挺立潮头的时代征程,这是接续奋斗的创业凯歌。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深情似海、厚望如山,多次视察山东,作出重要指示。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把大势、谋发展、求突破,确立并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等八大发展战略,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齐鲁大地处处生机盎然。
一个新动能澎湃涌动的新山东,一个精气神蓬勃焕发的新山东,正向着“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昂扬再出发。
方位从苦穷贫弱到沿海经济文化大省,山东始终把准坐标,立潮头、敢争先,为全国大局作出独特贡献
往事不堪回首。历史上,因吃不饱、穿不暖,近万山东人投身中国北方那场世所罕见的迁徙潮,成了“闯关东”的主体人群。
寿光市化龙镇夏店村村民孙维平就是其中一员。年,不甘心在黑土地里刨食的他,在村里第一个种起冬暖式大棚,第一个成立种子销售公司。他的儿子孙凤堂则创办了寿光第一家民营蔬菜育种公司,年销售收入上亿元。
昔日闯关东,如今看山东。年,全省生产总值仅43.8亿元,到年按可比价格增长.4倍,达到.7亿元。现在1天创造的财富量相当于年全年的4.8倍。更令人自豪的是,山东以占全国1.6%的土地,创造了全国8.5%的经济总量,始终是全国经济重要的“增长极”。
枯燥的数字往往内有乾坤。回首70年发展历程,山东知所来、识所在、明所往,勇立潮头、踔厉风发、开拓创新,在不同发展阶段把准奋进的历史方位和坐标,为守好首都的“南大门”“护城河”、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独特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莒南县厉家寨农民开山劈石、战天斗地争取农业丰收,毛泽东亲笔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厉家寨成为中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改革开放前的30年,山东人民在*的领导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治、经济制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奠定了根本*治前提、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
乘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强劲东风,敢闯敢试、担当务实的山东人民,把握历史机遇,争做时代弄潮儿,以自己的创新实践,创造了生动鲜活的齐鲁样本。
年春,东明县小井村、柳里村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年,潍坊在总结“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做法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形成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如今,山东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菜篮子”。
包产到了户,还要不要*支部?上世纪80年代,莱西农村基层组织“三配套”建设经验,引起*中央
省委、省*府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做好山东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到一切发展思路以此来谋划、一切发展布局以此来展开、一切发展举措以此来制定、一切发展成效以此来检验,始终保持山东工作的正确方向。
年和年的两个夏月,省委、省*府主要负责同志率领山东**代表团,先后赴苏浙粤、京冀沪,实地学习当地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的经验做法。两次外出学习,犹如打开了一道思想闸门,让大家看到了差距,找到了不足,寻到了标杆。对如何把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转化为山东的生动实践,思考更加深入,思路更加开阔,措施更加精准。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省委、省*府在深入调研谋划、摸透省情的基础上,找准山东定位,着力进行顶层设计、谋篇布局,形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为目标,以八大发展战略为支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保障,以全面从严治*为统领的整体发展格局。山东发展由此站上崭新的起点,打开了全新的空间。
把准方位,探索奋进。70年来,齐鲁大地上演绎了太多的精彩故事,创造了太多的发展传奇。
回望70年,我们更加深刻地体认到,山东大地上留下的每一行坚实足迹,奏响的每一曲时代强音,无不体现了*中央的坚强领导、深切关怀,无不凝聚着齐鲁儿女的艰辛努力、探索实践。
回望70年,我们更加深刻地体认到,只有坚定不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扭住“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定位不放松,谋好篇、布好局,勇担当、抓落实,才能全面开创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动能
从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到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山东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齐鲁号”巨轮驶入高质量发展新航程
前不久,在以“聚焦新动能 共享新机遇”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鲁台经贸洽谈会上,潍柴全系列国六动力产品精彩亮相,氢燃料电池更是“吸睛”无数。
跟随新中国成长的脚步,年建厂的潍柴不断上演动能迭代的传奇:从探索模仿生产柴油机,到在国内率先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马力电控蓝擎发动机,再到建立排量从2L-L、功率从30马力—马力全系列全领域发动机体系,最终成就“大国重器”。
奔腾不息的潍柴动力,是“齐鲁号”巨轮驶入高质量发展新航程的一个生动注脚。
回望一个个精彩的历史瞬间,依旧让人心潮澎湃:年,青岛四方机车厂成功试制出新中国第一台解放型蒸汽机车;年,山东筹建中国第一个氧化铝厂;年,东营打出第一口工业油流井——“华八井”,发现胜利油田;年,济南二机床厂研制出全国第一台气缸体平面拉床;年,全省首家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正式成立……
70年来,山东不断释放资源红利、人口红利、改革开放红利,逐步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工业大省、经济大省。
由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原有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外需拉动、投资拉动和规模扩张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殷切期望:奋力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年1月,国务院批复建设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这是全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以此为依托,山东聚焦聚力“十强”产业,不断淘汰落后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
除旧方能布新。这两年,山东治理“散乱污”企业超过11万家,关停化工生产企业多家,向重点区域优化布局钢铁产能,大幅压减焦化产能,加快整合转移地炼产能。
动能转换绝非一夕之功,必然伴随着“凤凰浴火”的阵痛。加快积累破茧成蝶的强大力量,根本出路是向创新要动力。
今年年初,一则重磅消息在铝产业界传开:产自山东创新金属科技公司的铝合金轮毂,成功进*欧洲高端市场,应用于奔驰、宝马等世界知名车系。就在两年前,这家公司还只能生产建筑棒材等初级产品。公司董事长崔立新说,企业的变化,归根结底在于痛下决心搞创新。
不走好创新发展之路,发展动力不可能转换。山东规划5年培育30个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省级财*每年安排不少于亿元,实施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聚力攻克一批标志性、颠覆性技术……今年上半年,山东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到40.7%。
动能迭代,意味着产业升级,也意味着发展空间的拓展。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绵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为山东拓展发展新空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跋涉的脚步一路向前:上世纪90年代,我省创造性提出“海上山东”建设跨世纪工程;进入新世纪,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等陆续成为国家战略。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注重经略海洋”的指示要求,山东凝视这16万平方公里蔚蓝色国土的目光更加深邃——实施海洋强省“十大行动”,培育优势海洋产业集群,强力推进港口资源优化整合,使海洋成为山东发展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最大动能。
发展的新空间也孕育在广袤乡村中。山东选择10个县、个乡镇、0个村实施“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开展美丽村居建设4大风貌区、10条风貌带、个示范村“四一三”行动,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发展的新空间,要靠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来延展。眼下,山东已进入历史上在建项目最多、在建里程最长、投资力度最大的一个时期:以加密、提速、扩通道为重点,着力构建“四横五纵”综合运输大通道。济青高铁开通,鲁南高铁联调联试;济南地铁跑起来了,“4F级”胶东国际机场转场在即;水、电、油气管道建设全面提速……“任督二脉”正在打通。
面对发展中的挑战和困难,只有改才有出路,只有闯才有活路。动能迭代,改革是活力之源。
年,诸城的绝大多数国企都处于亏损状态,问题的症结在产权关系。要彻底解决它,没有经验可循。怎么办?诸城的改革者横下一条心:改!
诸城采取股份制、外资嫁接、租赁、兼并等办法,对城乡家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全面改制。改制后,绝大多数企业起死回生,为全省、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敢闯新路是山东人的传统。将改革进行到底,是一亿齐鲁儿女的共同心声。针对体制机制僵化、市场活力不足等顽瘴痼疾,今日之山东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推出一揽子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制度创新的重磅举措,全面推行“放管服”和“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推进流程再造,深化财税金融、扩权强县、国企、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领域改革。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山东的营商环境为之一新,市场活力为之一振,抢抓“山东机遇”,成为海内外资本和人才的共识。
结构优化明显加速、“三二一”产业格局更加巩固、“四新”经济生机勃勃、新动能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动能迭代的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春天正款款走来。
*魄
伟大精神支撑伟大事业。齐鲁儿女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激扬斗志、凝聚力量,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必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
9月17日,在广饶县刘集后村《共产*宣言》纪念馆,东营市委常委会举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次专题学习。
在这个被革命先辈誉为四边地区“小莫斯科”的村子,诞生了山东最早的农村*支部,保存了首版《共产*宣言》中文全译本,真理的力量和共产*人的理想信念代代传承。
朱彦夫,一个“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以特残之躯和无畏精神战天斗地,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说,有*的领导,有毛主席著作,有几十万人民,只要干,一定能在困难当中闯出一条路来;孔繁森,一腔热血洒高原,在他心目中,共产*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榜样王伯祥,穿着布鞋、挽着裤腿,行走在田间地头,盘坐在群众炕头的形象,至今深刻印记在寿光人民的记忆中……
70年来,山东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和*的好干部,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有着共同的罗盘指针——信仰坚定、对*忠诚。他们把理想信念的航标时刻装在心里,把对*和人民的忠诚深刻铸入灵*。
70年来,亿万齐鲁儿女怀着对*的信赖,坚定不移跟*走。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指路牌、定盘星,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中,“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愈发自觉坚定。
坚定理想信念依靠文化自信。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
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坚定传承红色基因……总书记对山东的殷殷嘱托,句句入心。
近期,山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动作”频频。8月25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在曲阜尼山圣境成立。打造世界儒学研究高地、儒学人才集聚和培养高地、儒学普及推广高地、儒学国际交流传播高地,山东迈出坚实一步。9月6日,孔子博物馆开馆,孔府千百年的珍品收藏惊艳世人,释放出育人化人的巨大潜能。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山东实施“儒学大家”计划,推进“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两区三带”五大文化区域,打造“干部*德教育基地”,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次第落成,一座座道德讲堂遍布城乡,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等高端国际峰会,搭建起永不落幕的文化交流“大舞台”……
革命文化、红色基因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强大原动力。
诸城市枳沟镇北杏村,是*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的家乡。如今,这里正成为一个现代化社区,特色产业与红色基因深度融合,尽美*性教育基地主体已经完工,王尽美纪念馆正在迁建。社区*委书记高成玉嘴上常挂着一句话:“作为王尽美的老家人,他的事迹始终激励着我们。为百姓做事,就得尽善尽美。”
32万余人次干部走进沂蒙*性教育基地,感悟初心和使命的召唤。《沂蒙山》《乳娘》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以沂蒙精神为原点,登上全国舞台……传承红色基因,激发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回响在齐鲁大地的合唱。
许振超、李登海、谭旭光、张瑞敏、张保国、王乐义、高淑贞……9月15日,全国名“最美奋斗者”个人建议人选公示,山东26位入选。
齐鲁大地孕育出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凝聚成一股雄浑的浩然之气,淬炼出山东人顶天立地的*魄,激发出开拓创新、奋勇前行的锐气,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干劲。
“牢固树立正确*绩观”“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山东把全面从严治*作为一切工作的统领,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山东明确提出,在推进改革和落实中,只要坚持“一个符合、三个有利于、一个前提”,就要不计个人得失,敢于闯、敢于试、敢于改;坚持不换思想就换人、不负责就问责、不担当就挪位、不作为就撤职,对一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坚决进行调整。同时,要求各级*组织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负责,理直气壮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干部干事创业劲头明显增强。
山东坚持用实践、实干、实绩选干部用干部,推动干部上挂下派、交流任职力度空前,先后选派四批2.6万名省派第一书记,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任务,让干部在服务基层的实践中历练成长,激励广大干部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
回望70年,正是以优秀文化为滋养、以理想信念为底色铸就的山东*魄,让山东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山东*魄也必将成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强大的精神动力。
担当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山东以对国家、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担当,扛牢责任,披荆斩棘,书写着民族复兴的“齐鲁篇章”
如果说70年来山东有一种永不褪色的个性,那必是担当;如果说山东有一股行稳致远的力量,那也必是担当。
山东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宣布,支持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今年7月24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紧接着,8月30日,承担着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的使命,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
9月1日,位于胶州市的上合示范区塔吊林立、马达轰鸣,17个大项目同时铺开。9月以来,自贸试验区济南、青岛、烟台三个片区只争朝夕、同时发力,知名企业陆续签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试点试验动作接连推出。
回望70年,为国家改革开放“探路”、为全国发展大局担当,是山东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共有的鲜明特点。上世纪80年代,青岛、烟台跻身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山东一举站在了全国对外开放最前沿;90年代,山东全面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吸引发展“三资”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等迅速发展,年批准成立的青岛保税区成为当时中国大陆开放度最大、动作最灵活、*策最优惠的区域……
看今日之山东,融入“一带一路”步履铿锵;“儒商大会”“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流合作平台陆续搭建;以海尔、海信、潍柴、万华、如意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驰骋世界经济舞台……齐鲁开放风鹏正举,全力扛起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使命担当。
长期以来,山东在全国发展格局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经济总量稳居前三。但由于种种原因,近些年在区域竞争大棋局中已不那么耀眼,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两个70%”的重化型产业结构,山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
强省路上,高质量发展是山东必须翻越的一座高山。但船大掉头慢,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破解前期形成的难题,必然要经过一个阵痛期,一定时期内可能会“*绩不显”。但山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态度决然:我们的责任就是要缩短“阵痛期”,降低阵痛程度,着力干成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用这几年的“慢一步”,赢得未来发展“大踏步”——这是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这是对历史和未来的担当。
这必定是铭刻在山东经济发展史的标志性事件:年7月8日,有着60年历史的济钢集团钢铁生产线正式停产,成为我国首家全面关停钢铁主业的千万吨级城市钢企。济钢搬迁到日照精品钢基地,山东钢铁产业集中度和中高端产品占比大大提高,济南PM2.5也因此下降近10个百分点。
从年开始,“史上最严”的环保督察席卷全国。山东直面问题,抓住这个生态环境整治的“*金机遇期”,全面展开“四减四增”三年行动,部署打好“蓝天保卫战”等8场标志性战役。年至年,全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47.5%,重污染天数由年的60.8天减少到去年的9.9天。如今,“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已从“奢侈品”变成了“日常品”。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对发展的担当,归根结底是对人民的担当。
进入新时代,民生需求从“有没有”变为“好不好”。山东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今年春节前,梁山县赵堌堆乡贾庄村整体搬出*河滩。“做梦都想不到,快80岁了还能住上楼房,祖祖辈辈再不用为筑台和盖房发愁了。”村民闫记方说。
历朝历代没有解决的事,新时代办成了。用3年时间,给60余万滩区群众一个稳稳的家,省委、省*府郑重承诺,“砸锅卖铁”也要办好。千里滩区,一场大迁建全面铺开。
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累计脱贫.6万人,基本完成脱贫任务;梳理确定重点推进的20项民生实事,去年民生支出占财*支出的79%;城镇新增就业连年过百万,大班额问题基本消除,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齐鲁儿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悠悠70载,两组数据,让生活水准的沧海桑田跃然纸上——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元和60元,年达到元和元,分别增长倍、倍。吃得更健康、穿着更靓丽、出行更便捷、购物更方便、娱乐更丰富……巍巍泰山、古老*河,见证着山东人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书写新的辉煌历史;对70周年的最好致敬,就是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沿着先辈开辟的光辉道路,迎着民族复兴的壮丽前景,更加美好的未来必将属于勇立潮头、奋楫争先的齐鲁儿女!(记者赵洪杰 卞文超李子路张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