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者:郭贤坤宁学娟
长岛亦称庙岛群岛,是处于中原古文明中心区域内的一组岛屿,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独具开放性的海洋文化特质,使其成为了族群迁徙与文化传播的一处重要“驿站”,妈祖信仰的北传与北方妈祖文化的形成,正是长岛这一地域与文化特质的反映。
北宋嘉佑五年(年),妈祖信仰由福建沿海一带传播到了长岛地区。宣和四年(年)福建船民在沙门岛(今庙岛)上建起了妈祖庙。长岛妈祖庙的出现既是妈祖信仰北传的标志,也是北方妈祖文化产生、形成与发展的一个起点。
年,明崇祯皇帝御赐庙额“显应宫”,和它同样显赫的是大殿正中悬挂的“神功济运”金匾,那是清咸丰皇帝年感恩于贡船在渤海化险为夷而御赐的,成为中国北方建造最早、影响最大的妈祖庙。宣和七年(公元年)闽籍船民们又将一尊铜身铸像移入庙内作为主神供养,这就是目前存世的唯一一尊宋代铜身妈祖像。清康熙廿三年,妈祖被晋封为“天后圣母”并诏“天下春秋谕祭”。
祭祀,是传统宫庙中的一项重要信仰表现形式。显应宫妈祖祭典,起源于早期的春、秋祭祀活动,包括从祭坛、祭器、祭品到内容、行止、禁忌等整个礼仪形式与过程,约在显应宫初建时即已有之。
显应宫妈祖祭典依据“典祀”规制,与祭者由九部组成,称“九部与祭”,分别为神驾部、官驾部、司礼部、仪卫部、鼓生部、乐生部、雩舞生部、有司部、役使部。
“歌舞爵献”是祭祀中的主要礼项,显应宫祭典中的乐生组合,是采用古代郊庙的最高乐式——宫悬来安排的。其中以钟磬为上部,以鼓吹为中部,以丝竹为下部,“三部雍合,八音克谐”。
“八佾舞”也叫做“羽舞”或“文舞”。舞者64人,左秉翟,右持龠,八行八列,相和而歌,相率而舞。
整个礼式包括:三告、降神、践位、迎牲、馈食三献、爵享三裸、奠帛、纳币、望燎、颂祝、俯赞、送神等礼项。年4月,世界各地联合在台湾举行的“妈祖祈福大典”,就采用了长岛传授的这套祭祀礼仪,引起轰动。
长岛妈祖祭典秉承中国古代传统礼仪,场面上肃穆典雅、韵律古朴,内容上讲究“信而好古”,内涵极其深厚,充分展现了妈祖文化在中国北方的繁盛程度。近年来,长岛县着力打造妈祖文化品牌,每年举办大型“显应宫妈祖祭典”活动,海内外嘉宾包括台湾有关人士云集岛上,共襄盛举,对促进南北妈祖文化学术的交流和长岛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声明:本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文仅用于分享传播,如侵自删!胶东五市协同发展,共筑美好家园——魅力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