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局长李传强介绍有关情况
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副局长孙成列回答记者提问
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副局长张益额回答记者提问
烟台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新闻办主任宫海涛主持新闻发布会
3月30日,烟台市人民*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展望“十四五”主题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发布烟台“十四五”时期海洋经济大市建设重点任务和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至年底,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亿元,位居全省第2位,占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4.5%,居全国沿海地级市前列。海洋工程装备与制造、滨海旅游、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等产业产值居全省地级市首位。烟台市先后获批全国首批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城市、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到年,力争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建成国内一流的海洋经济大市。
在海洋发展定位上
建设国家海洋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进海洋领域新旧动能转换,优化提升传统海洋产业,突破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国际一流的海洋产品,坚持创新发展,强化海洋生态和绿色发展意识。
建设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城市。协同推进莱州湾、庙岛群岛、四十里湾、海阳千里岩四大海洋牧场示范带建设,推进海洋文旅、海工装备、海洋牧场等深度融合发展。
建设国际海工装备制造名城。统筹布局全市海工装备、船舶及其他涉海装备制造产业链。加快培育创新能力强、市场活跃度高、配套带动性广、规模效益显著的海工装备制造全产业链集群。
建设国际仙境海岸文化旅游城市。深度挖掘仙岛、渔盐、海防等海洋文化资源,提升滨海旅游发展能级,整合海洋旅游开发载体,发展海洋旅游新业态,凝练烟台仙境海岸文化特色,塑造“仙境海岸”城市文化品牌。
建设*渤海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全面对接*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与东北亚经济圈建设,提升港口资源配置和物流协同能力。加强港口交流合作,加快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海港。
建设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名城。以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为重点,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试点,扎实推进烟台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发布会现场
在海洋空间布局上
1
“一核”引领
“一核”,即以烟台市城区为空间载体,包括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蓬莱区5个行*区以及高新区、开发区和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3个功能区。该区集中布局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兼顾海洋科教服务、滨海文化旅游、港口航运服务等海洋服务业,统筹建设烟台海洋高质量发展核心区。
2
“两翼”突破
“两翼”,即以*海丁字湾沿岸和渤海莱州湾沿岸为两翼,通过陆海联动、双向拓展构建全市沿海海洋经济带,对接胶东经济圈及环渤海经济圈建设,形成“核心带动、双向突破、两翼齐飞”的烟台海岸带发展格局,促进全市陆海经济协同发展。
3
“七湾”联动
以芝罘湾、套子湾、龙口湾、四十里湾、蓬莱湾、太平湾、丁字湾七大海湾为主要空间载体,以临港产业基地和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为核心,突出湾岛集聚、海陆一体,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围绕现代渔业、海洋旅游、港口物流、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海洋化工等重点海洋产业发展,争创省级海洋特色产业园区,打造以芝罘湾为中心,套子湾、龙口湾为重点,四十里湾、蓬莱湾、太平湾和丁字湾为支撑,以庙岛群岛、崆峒列岛、养马岛、屺?岛、桑岛、千里岩等海岛为节点的海上经济带,构建南北海岸互通、东西湾区互动、海陆产业互补的陆海“点—轴”发展新格局。
发布会现场
实施“六个突破”
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新体系
突破发展现代渔业。到年,全市水产苗种年育苗量达到亿单位,水产品总产量保持在万吨,省级以上海洋牧场数量达到60处,海洋牧场建设面积达到万亩。
突破发展海工装备和制造业。到年,全市海洋工程装备和船舶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处。
突破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和制品产业。到年,全市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总产值达到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28家。
突破发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业。到年,全市海水淡化能力达到日产50万吨以上,建成山东乃至全国最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全产业链的综合利用基地。
突破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到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万标箱。
突破发展滨海旅游业。到年,预计全市国内外游客接待量达到1.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亿元,争创各类国家级度假区、产业融合示范区2处以上,旅游品质、旅游业态、入境旅游实现新突破。
强化工作措施
着力打造海洋发展新优势
强化创新发展措施。到年,力争省级及以上海洋科技创新平台达到35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家,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
强化协调发展措施。以完善港口物流服务设施建设为基础,临港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强化绿色发展措施。到年,全市海洋保护区管理机制基本建立,海洋保护区占管辖海域面积比重超过20%,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40%,海水水质功能区达标率%。
强化开放发展措施。到年,推进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快速推进,涉海外商投资比例超过25%,尽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海洋经济合作新蓝图。
强化共享发展措施。以改善民生为导向,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推进陆海统筹、河海共治、设施共建、环境共管、成果共享。启动实施近百项海洋领域重点工程项目,全力实现海洋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构建起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聚力为国家提供更多优质海洋产品。重点支持陆基循环水三文鱼养殖、挪威海洋牧场、蛤蜊产业园、莱州明波育种中心、山东安源种业科技现代渔业园区、烟台金优食品等项目建设,推进现代渔业向集约高效升级加速,提升育、养、加工全链条发展水平。
聚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海洋发展机遇。重点支持风电母港产业园、东方航天港产业园、艾多美配套企业产业园等研究院等项目建设。瞄准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发展环境。
聚力为人民提供更多海洋文旅产品。重点支持烟台八角湾海上艺术城、烟台丁字湾文化旅游城、“耕海一号”二期“海洋牧场+海洋文旅”综合体、芝罘海上牧歌渔业综合体、长岛博物馆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提升中心城区文化内涵,开发海湾、海岛、海上文旅热点产品,满足市民多元文化需求,丰富海内外游客文旅消费体验。
聚力为行业提供更多基础设施保障。重点支持华电莱州海水淡化工程、裕龙岛海水淡化工程等项目建设。发展清洁海洋能源,改善海上交通配套,全面提升水、电、暖、交通等基础设施保障水平。
聚力为近海提供更多修养生息空间。重点支持长岛海洋类国家公园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长岛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海洋经济创新区沿海环境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记者现场提问
?大众网:“十四五”期间,烟台市在海洋牧场建设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副局长孙成列——
“十三五”期间,全市已累积投入海洋牧场专项建设资金1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亿元,现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37处,其中国家级17处,占全国总数1/8,海洋牧场总面积达到万亩,保持全省领先。
“十四五”期间,烟台将充分发挥烟台市海洋面积大、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海工装备实力强等独特优势,全力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海洋牧场示范之城。力争到年,各类海洋牧场总面积突破万亩,建成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45处,其中国家级22处;到年,建成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60处,其中国家级30处,不断推动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海陆统筹,优化海洋牧场产业格局。因地制宜发展投礁型、底播型、田园型、装备型、游钓型等五类特色海洋牧场。加快实施海洋牧场“百箱计划”,打造亚洲规模最大、装备水平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海洋渔业规模化养殖基地。加快建设耕海二期现代化海上综合体,为全国海洋牧场多元融合发展探索新模式,打造*金海岸休闲渔业新亮点。高标准规划建设莱州金城亩现代渔业产业园、“蛤蜊小镇”贝类生态产业园和开发区“蓝色种业硅谷”,积极创建中国北方水产苗种繁育基地。
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海洋牧场创新发展。继续深化与国内涉海涉渔科研院所和高校协同合作,尽快突破人工鱼礁建造及布放、深远海养殖新品系选育等关键技术,在病害防控、智能化网箱设备研发等方面加快成果转化。积极拓展海洋牧场平台功能,融入人工智能、物联网、清洁能源、5G通信、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搭建海洋综合管理大数据平台,推动在烟台建设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和全国海洋牧场大数据中心,构建海洋牧场综合立体观测网、渔病远程诊断、渔业技术远程服务等信息平台,打造“智慧海洋牧场”。
丰富投资主体,推动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支持海洋牧场同文旅、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创建海洋牧场国家A级旅游景区,开展休闲海钓俱乐部运营试点,打造海上“田园综合体”。探索海洋牧场与新能源产业跨界融合,推进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打造“海上粮仓+蓝色能源”新模式。探索采用海洋牧场贷、海洋产业基金、企业上市融资等新型金融手段,探索试点海洋牧场保险以奖代补*策,将海洋牧场纳入财*补贴保障范围。积极引入资金雄厚、运营规范的国有大企业、大集团,形成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机制。示范“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大渔带小渔”模式,让全体渔民共享海洋牧场发展成果。
严守生态底线,培育海洋牧场绿色优品。科学开展海洋牧场本底调查和生态评估,加大重要水产种质资源产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保护管理,因地制宜适度实施经济型人工鱼礁和增殖苗种投放,示范推广海洋牧场鱼、贝、藻、参立体生态高效养殖。开展烟台海参、烟台鲍鱼等地理标志产品、“三品一标”和HACCP等质量认证,搭建海洋牧场产品电商营销体系和网上展厅,培育海洋牧场绿色“优品”。
记者现场提问
?烟台发布: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在此背景下,烟台市在水产种业发展方面有何打算?
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副局长张益额——
加强顶层设计。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正研究编制《烟台市现代水产种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关于加快现代水产种业发展的意见》,科学布局烟台水产种业发展,打造中国水产种业北方繁育基地。中国水产种业北繁基地的总体空间布局为:“一核、一带、五区”;一核:北方水产种业基地创新发展核心区;一带:烟台沿海水产种业发展带(烟台市所辖沿海地带);五区:东部海水种业绿色发展集聚区、西部海水种业绿色发展集聚区、南部海水种业绿色发展集聚区、北部海水种业绿色发展集聚区、中部淡水种业绿色发展集聚区等。重点建设:打造中国北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基地、打造国家级水产原良种繁育基地、依托开发区打造水产种业科创基地、依托自贸区开发片区打造全球水产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成我国北方规模最大、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海水养殖良种“育繁推”一体化的示范市,显著提升烟台种业竞争力。
着力攻关水产优良品种和新品种。引导重点水产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建立种业科技创新中心与支撑服务平台,开展鱼、虾、贝、藻、参等大宗水产生物现代种业创新与示范工程。重点培育“名优、抗逆、生产性能好”的水产新品种,鱼、虾、贝、藻、参选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新水产种业人才引进、管理与使用机制,培养和吸引国内外优秀水产种业人才,充分发挥水产种业领域领*人才的帮带引领作用。
创新水产种业发展机制。着力培育“育、繁、推”一体化水产种业龙头企业,打造水产联合育种基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支持优势水产种业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逐步形成大中小、多层次协调发展的水产种业产业格局。引导水产种业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品牌资源整合及品牌推介力度,着力打造烟台水产种业品牌。
强化水产种业发展保障措施。加大水产种业*策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新品种选育、品种试验示范、水产原良种场及繁育基地建设、种质监测鉴定、潜力水产品种储备等工作。加强水产种业监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水产种业全程可追溯和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督和日常执法。支持水产种业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水产种业发展中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提升协会在水产种业发展*策研究、人才培养与交流、技术与产品推广及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的服务功能。
烟台将通过不断创新水产种业发展体制机制,健全水产种业产业体系,提高水产优良品种自主研发能力和覆盖率,打造中国水产种业北方繁育基地。力争到年,烟台苗种繁育能力明显提升,年产各类水产苗种亿单位以上,产值达到50亿元。水产种业产量、产值保持全国领先。
原标题:《展望“十四五”新闻发布③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海洋牧场示范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