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专访于坚人不是横空出世,而总是出生在
TUhjnbcbe - 2024/4/9 16:24:00
苯丁酸氮芥价格 https://m.39.net/disease/a_5231270.html

记者

董子琪

编辑

黄月

1

“没有未来了,一生就是这样,别墅一栋,存款若干,汽车产于福特公司,牛奶,果汁……没有未来了,除非你反对美国。”这是诗人于坚为美国写的诗。

新书《密西西比河某处》记述了于坚的美国之行。纽约改写了诗意,商业显得纯洁,人们在时代广场合影留念就像祭祀物质主义的女巫,就像在大雄宝殿烧香叩首。可口可乐、汽车、马桶皆有诗意,于坚写道,人们应当在人工的大地上认命、且活个滋润,如果听信乐观主义和实用主义,这里就是“未来与天堂”。

在美国,他与许多诗人相遇或重逢,包括“垮掉的”一派剩下来的人、远赴重洋只能在街头谋生的人,隐居在森林里的学者诗人。他欣赏美国诗人的身体性,他们能够娴熟地使用各种工具,仿佛在成为诗人之前首先成为了好工人。他更喜欢与街头诗人相遇,因为他们坦率直接,不需要学院的诠释,然而诗人的地盘比上世纪小了许多,如今只有混进学院派主导的小圈子才“有效”。

在书写美国纽约的同时,于坚也回忆着家乡和过去。上世纪70年代,他在昆明的工厂里做工时第一次读到了惠特曼的诗,此前他从没有看过有诗歌这样歌颂工人,于是也开始富有激情地歌唱“北郊工厂”。锻铆车间里爱好文艺的工友曾与于坚一起读诗,后来命运改弦更张,移民纽约长岛,终于在实用主义指导下过上了和《生活》杂志相差无几的“好日子”。

《密西西比河某处》于坚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年1月

在《密西西比河某处》出版之际,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与于坚进行了一次连线采访,聊到了异邦的生活、中国当代诗歌以及上世纪70年代工厂里的写作和交谊。

01包容的城市是怎么活泼怎么好玩就怎么生活

界面文化:《密西西比河某处》书写美国纽约,之前你的《巴黎记》将巴黎作为主角,美国之行跟巴黎之行对你来说有什么不一样之处?

于坚:巴黎以自己的传统为荣,有强大历史感。这种历史感不是过时的,而是在场的。也许以今天流行的“焕然一新就是好的”这种价值观来看的话,巴黎简直就是保守、陈旧、脏乱差、破破烂烂。有的街区堆着垃圾,到处躺着流浪汉、雨果小说中的人物。它的建筑和生活方式都是非常古老的,在巴黎的街上你可以动不动遇到一个已经开了一百年的面包店、开了一百二十年的咖啡馆,伙计换了,咖啡的味道还是那个味道。巴黎的美不是要迎合旅游团,这是一个活着的、依然可以过日子的、好玩的古董。比如塞纳河边的书摊,真是老掉牙了,16世纪就在那里,有些书贩几代人都卖书为生。巴黎充满着尊严,相当傲慢。巴黎人是骨子里热爱生活。我认识好几个老巴黎人,终生没有离开过巴黎,你问他有没有去过别的地方,他说为什么要去,巴黎就是世界的终端。

纽约有一种现代主义的魅力、生机勃勃,充满机会和创造力,一直处于世界创造力的高端。无论是技术、商业、艺术还是生活方式,既充满想象力,又让想象力能马上付诸行动成为现实。只要有本事,纽约就会接纳你让你施展,这是鼓励一切天才的城市,我很喜欢这一点。纽约不是一种面子,为了维持某种概念,生活怎么活泼、怎么好玩、怎么解放,纽约就怎么做。纽约是一个包容的城市,不是“只有……才”、“必须”、“应该”,你可以成为最前卫时尚的,也可以成为最落伍寂寞的,各美其美。洛克菲勒大楼前面有一个雕塑(名为“走向天空”),一根斜的柱子指向天空,上面一个个年轻人背着旅行包正朝太空走,相当未来主义。扭头一看,下面可能有一个流浪汉正在自得其乐地翻垃圾桶。

年与罗恩·帕吉特、安妮·沃尔德曼在纽约“撕页”沙龙(友人摄影)出版社供图

纽约和巴黎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一本关于生活的杂志,纽约有《生活》杂志,巴黎有《巴黎竞赛报》,曾经是最畅销最有影响力的刊物,这些刊物是赞美生活、研究生活、讨论生活的,关于怎样活着更好玩、更美好、更有尊严。天天讨论生活,而生活各行其是,只要不违法,怎么都行。我在纽约地铁遇到一个老头,整张脸都镶嵌着钻石,密密麻麻,有点恐怖,但是关卿何事?我记得有一年看《巴黎竞赛报》,里面有一张溥仪的办公桌照片,堆满了各种古玩、砚台、瓶子、石头,非常震撼。

界面文化:书中既充满震惊感,又如实地写出了纽约当代的拜物教、广告的美学还有理想的生活方式,你如何评价这种拜物教与广告美学?

于坚:拜物教不只是美国有,它是世界潮流。要过好日子是人的欲望,现代技术、商业对欲望的无止境的满足,导致了拜物教盛行。中国思想讲“有无相生”,要有,也要无,知白守黑。拜物教就是只要有,不要无。对物的占有越多越光荣,越有存在感。但存在感不仅仅来自物,也来自无——说通俗点,就是所谓精神生活。古代中国庄子、颜回、陶渊明、苏轼、现代梭罗追求的那种好日子也有存在感,“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这是更高级更深刻的存在感,只讲有的话,比较接近动物。

现代艺术在纽约已经被成功地整合到生活当中,纽约街头的广告令人想到杜尚、安迪·沃霍尔、劳森伯这些现代艺术大师,这种拜物教不贫乏不丑陋,就像庄子讲的,“物物而不物于物。”很美,令人激动,虽然骨子里还是对物的肯定。将日常生活艺术化也是中国的传统,苏州园林就是把大地上的石头、花鸟虫鱼搬到四合院里,将大地艺术化;而纽约的艺术化是把工业品、现成品、汽车、可口可乐,平常认为毫无艺术性的东西转化为艺术,相当成功。

吕德安、罗恩·帕吉特、于坚在纽约帝国大厦顶上(友人摄影)出版社供图

界面文化:就像你写的,“诗意不再是惠特曼、狄金森的那一套,不是什么头上的星空、荒野……你得在这儿,这个人工的大地上活个滋润。认命吧,这就是你的天堂。”以工业品搭建起来的世界就是我们能够想象的天堂吗?这段话是否有一些讽刺的意味?

于坚:没有。我认为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天堂,这就是我们的世界。你不可能回到过去的美,只能在置身其中的世界再次发现美。也许与传统比较起来,工业是丑陋的,但是美国精神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它承认我们跻身其中的世界,而不只是怀旧感伤。广告和商业主义打开了人的生命的空间,从一个传统的空间进入到现代的空间,这也是世界。杜尚和金斯堡意识到了诗的对应物的消失,于是要重建一个诗的对应物,要在可口可乐、钢铁大桥、水泥墩子、摩天大楼里再次写出诗意,解放生命,这是他们的努力。

02当代诗歌又回到了八股式的修辞迷恋,生命感减弱

界面文化:你注意到,现在再提工人诗歌好像是被贬抑的门类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于坚:我觉得诗人天生就是左派,至少要有点多情。中国传统诗歌没有工人诗人。现代社会有工种的分类、阶级的分类,出现了工人作者和工业题材。这是白话诗的现代性之一,也是受到了西方影响。西方有许多现代主义的作者本来就是工人,工人是天然的先锋派,像卡尔·桑德堡、哈特·克雷恩莱、惠特曼、罗伯·格里耶等。我三年前去莫斯科参加诗歌节,在莫斯科最著名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里,非常惊讶地发现大部分作品表现的是工人阶级。在那里的艺术家看来,工人阶级作为题材并没有过时。我在美国认识的许多诗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工人诗人,美国诗歌我比较喜欢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身体性,无论是惠特曼还是布考斯基,都不是玩纸牌游戏式的迷恋修辞的象牙塔诗人。

今天富起来才是硬道理,拜物主义席卷了这个国家,人的尊严只意味着货币的占有量,颜回那样的呆子只是笑话。工人这个词实际上和穷人差不多了,用“农民工”来取代工人,农民工意味着穷人、无产者。价值观相当势利,农民、工人、土(大地)都是贬义词,有钱才有尊严。与上世纪三十年代比较,中国当代诗歌在这方面已经向右转了,左派气质越来越弱,不再与底层的大多数共情。新诗早期的诗人大部分是左派,比如郭沫若和艾青。阶级是一种政治,当代诗歌要远离政治,追求所谓的纯诗,追求修辞的难度,尤其学院派的诗必然疏远工人这个题材。现在是本雅明所谓“灵光消逝的时代”。我刚开始写诗的那个时候工人阶级是相当光荣的,五四以来的反传统就是把中国传统的士农工商这个次序颠倒过来——工农商学兵。

工人诗歌说到底就是一种动手的、身体性的,而不是在象牙塔里高谈阔论的诗歌。从潜意识来讲,今天中国当代诗歌可能是对五四之前那种诗歌传统的复活,清代的诗歌完全成为了修辞游戏,所以才有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白话诗运动就是重新解放中国的生命、解放中国的身体,把被晚清八股束缚的身体重新投向自由。从大的方面来讲,中国革命也是一种身体的解放运动。但今天诗歌又回到了八股式的对修辞的迷恋上去,这一点在大学生的写作里最为明显。我曾经担任某大学诗歌奖的主席,评选出来的诗给我看,真是非常惊讶,大部分青年诗人都在玩这种修辞,言必称某某斯基,就像鲁迅当年批评过的那样,已经没有五四以来诗人的那种身体和生活世界的密切关系。

界面文化:你认为这个问题是世界性的吗?

于坚:在今天是世界性的。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的文明越来越远离身体,美国也是一样。上世纪“垮掉的一代”、金斯堡的《嚎叫》和凯鲁亚克《在路上》,身体太强烈了,但今天的美国诗人基本上都是二三流的诗人,写诗像填字谜游戏。比如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路易斯·格丽克,我觉得她的诗中的生命感已经相当弱了。

惠特曼、迪金森多么强大呵!李白杜甫多么强大呵!“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涉及到最根本的问题,人类要诗干什么?孔子讲,不学诗无以言。为什么要写诗这个问题已经相当模糊,诗人也不知道,读者也不知道。诗人不在乎读者,不在乎他人。读者也不看诗,诗跟他的人生有什么关系,读诗只是浪费时间。你要表现你的自我,你的修辞技术高明,与我有何干?李白杜甫王维你读了之后会共鸣、共情——大地是如此地美,人生如此值得,读诗之前居然没发现,看来投生这个世界是值得的。今天的诗没有这种东西,写诗就是发表一下获个奖,去教室里讨论一下就完了,不再是“有水井处皆咏柳词”。很多诗读完以后觉得这个作者很聪明、造句能力很强,就没有别的了,那不是浪费时间吗?

界面文化:你有没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访于坚人不是横空出世,而总是出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