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教学,倡导有教无类,同时主张因材施教。管理一座城市,发展一个地方,道理相同。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禀赋。认清自己的优势,找准发展方向,然后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千磨万击还坚韧”的执著,脚踏实地干下去,就能为发展注入新活力,取得新突破,占领新高地,实现新作为。
2月16日出版的大众日报,在“两会‘市’点”专栏中,推出《担当作为,谱写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篇章》,烟台、济宁、临沂、德州四地的代表委员们,向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介绍了各自的发展理念、目标方向、落实措施。“大珠小珠落玉盘”,声响交错,光彩照人。
烟台万华MDI产区临沂商贸城聚集济宁城区俯瞰德州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是这样简单概括的:
●烟台:全力激活“不怕困难怕落后、不争一流心不甘”的文化基因,努力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再领新潮。
●济宁:进一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做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实现城市转型发展新突破。
●临沂:高标定位,坚持规划引领,聚焦五个振兴,弘扬沂蒙精神,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沂蒙高地。
●德州:把服务平台搭起来、把办事效率提起来、把精气神鼓起来,努力使德州真正成为让企业充满活力的城市。
下面,通过报道,我们详细看看各市是怎么做的,接下来他们还要做什么?
●烟台
在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代表手中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涉及到烟台的地方被专门圈了出来。他仔细数了下,光重大项目,烟台就有9个。
项目写在报告上,成效关键看落实。“今年是落实之年,寻标对标之年,奋勇赶超之年。”2月14日下午,张术平在烟台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烟台要全力激活“不怕困难怕落后、不争一流心不甘”的文化基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扛就扛红旗、当就当标兵”的顽强信念和目标追求,憋住一口气、脚踏实地干,努力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再领新潮。
寻标对标,烟台有两个参照坐标:一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烟台要让位次在14个城市中不断前移;第二个坐标是同样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扮演着“三核”角色的济南、青岛,烟台要在省内“保三争二抢第一”。
“就是要比着干,不服输!”张术平说。
目标是前行的动力,“拉高标杆”更能激发斗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标准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其中一项内容是开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烟台积极推动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海洋牧场规模居全国之首,并创新了“海工+牧场”联动模式。
“长鲸一号”是由中集来福士推出的国内首座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总投资万元,为国内首次自主设计,养殖容量6万立方米,相当于个普通网箱,其建设和应用,让海洋牧场在真正意义上从近海走向深海。同时,它还可以从事智能化养殖和休闲垂钓,当年即可见效。
我们要充分发挥在海域、海洋资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加快推进海洋牧场向深远海、生态化、装备型进军。”长岛县县长、长岛综合试验区工委专职副书记李俊杰代表说,今年将继续壮大海洋牧场规模,积极推进多功能平台、人工鱼礁、深远海养殖网箱等装备的布局应用,推动海洋牧场开发向规模化、工程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增强创新动力上抓落实见实效。“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必须要有强劲的创新动力和人才支撑。”山东盛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作鹏委员有感而发。去年,我省公布了年首批家瞪羚企业名单,盛华公司入选。能在短时间内成长为“瞪羚”,靠的就是创新和人才。“我们敢闯敢干,设立了院士工作站,这在全省都屈指可数。”盛华公司大胆伸出触角,布局科技创业园,向产业集群化发展迈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挖掘开放潜力上抓落实见实效。支持企业调整全球生产供应布局,加强海外基地建设。“我们始终坚定走出去的步伐,把国际化作为公司的战略。”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部长黄海悦代表介绍,企业目前走出去的业务主要围绕电力和能源行业,海外核心市场主要在亚洲和非洲。其中,该公司已经占据了印度相关业务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马来西亚相关业务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年东方电子中标了澳门电力项目,非洲赞比亚配网项目也通过了现场验收并成功取代了全球强企业ABB的系统。“年我们还将继续深耕‘一带一路’市场,并更多地进行本地化采购、生产和服务运营的尝试,做好现有海外核心市场的当地平台和基地建设。”
●济宁
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的大背景下,济宁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任务艰巨。
不破不立,不立不新。“当前,济宁发展已经进入攻坚突破、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做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实现城市转型发展新突破。”济宁市委书记傅明先代表说,围绕中心工作,济宁市正着力构建“1+”工作体系,强化党建统领,抓好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两条工作线,全力突破中心城区、工业园区、曲阜文化示范区“三区”建设,坚决打好防范风险、污染防治、精准脱贫“三大攻坚战”。
年兖矿集团实现利润总额96亿元,超额完成省国资委下达的任务,提前两年实现“十三五”目标。“下一步,兖矿集团将继续打破过去不符合发展要求的制度,淘汰老旧技术,把本部基地作为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发展的‘主阵地’,腾笼换鸟,力争用2—3年时间建成‘1+10+N’兖矿数字化转型模式。”兖矿集团总经理李伟代表说。
文化是济宁的优势所在,如何将文化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过去一年,济宁成功承办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节、央视中秋晚会“三大活动”,组建了济宁文旅集团,加快推进全域旅游,游客突破万人次,较上年增长9%,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0%。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建好中国教师博物馆。“这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决心和信心。”邹城市文化馆馆员魏晓莉代表建议,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大战略进行通盘考虑,统筹做好文旅项目包装与策划工作,引进国内外文旅大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开发文旅项目,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临沂
要高标定位,坚持规划引领,聚焦五个振兴,弘扬沂蒙精神,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沂蒙高地。”临沂市委书记王玉君代表说,年是临沂的“改革推进年”和“工作落实年”,要以改革为牵引,以落实为抓手,把上级决策部署向深处、向细处、向实处扎实推进。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沂蒙高地,就要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径。“临沂从当年舟车不通的‘四塞之崮’,到如今万商云集的‘物流之都’,关键在于从实际出发,找准符合发展的路子。”王玉君表示,“乡村振兴同样如此,我们要弘扬沂蒙精神中敢闯新路的精神品质,结合实际闯出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
临沂市兰山区委书记王君师代表坦言,临沂传统农业优势突出,现在需要从旧有思维中跳出来,积极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数字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他举例,半程镇下艾崮村丘陵地原本吃水困难、效益不高,经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番打造,变成吸引上市公司注资开发的“梧桐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有效互动为乡村振兴引入了新动能,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改革推进的重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良好生态环境是临沂实现乡村振兴的一笔宝贵财富。“必须不断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全产业链条提质增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让老百姓从卖产品,向卖生态、卖环境、卖文化转变,这样路子才能越走越宽广。”蒙阴县果业局局长张茂玲委员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起点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近年来,该市以“田园综合体、两新培育、移风易俗、美丽乡村、村班子选配”为突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就是典型代表,该村党委书记王传喜带领群众把一个“脏乱穷差”的落后村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改革创新是沂蒙精神重要的“基因密码”,“厉家寨”“九间棚”精神都映照着沂蒙人敢闯敢试的传统。“推进乡村振兴,关键靠改革创新激活各类资源要素。田园综合体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好推手。”2月15日中午,记者见到莒南县县长郇恒赛代表时,他正和旅游与乡村振兴规划设计专家讨论茶溪川田园综合体设计的整体提升。
●德州
“德州要把服务平台搭起来、把办事效率提起来、把精气神鼓起来。”德州市委书记陈勇代表说,今年,德州将按照省委“工作落实年”部署要求,继续找准问题,解决痛点,抓紧时间,埋头苦干,狠抓落实,努力使德州真正成为让企业充满活力的城市。
过去一年,德州市内外兼修,主动融入京津冀,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并积极作为,主动寻求更大范围的市场,以开放的心态对接引进高端优质资源。同时,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一次办好”改革,加大“双招双引”创新力度后,德州去年引进新征地或租赁厂房平方米以上的实体制造类项目23个,总投资达亿元。
民营企业是德州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永盛斋扒鸡集团、飞达集团、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当地县域都是龙头支柱,且多数企业的产品面向省外和海外市场。“打开门向外走,才能走得更长远。”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甄明晖代表告诉记者,落地德州的企业大多有着长远的眼光,这得益于当地实施的“百企下南洋”活动,企业培养了以开放的心态与外界谋求合作的意识,商机不断增多。
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谭英潮委员连续两年参加“百企下南洋”活动,第一年签约了柬埔寨辣椒产业园项目,第二年与缅甸中华总商会签约,组建了缅甸销售团队。
去年底,印度馨赛德公司主动与武城县政府就辣椒·万寿菊深加工色素提取项目签约。项目从提交资料到完成立项仅用了2天时间,被印度客商称赞为“中国效率”。“围绕‘有效率’,我们规范政府管理服务行为,严格实行联合放线验线、领办代办制度,项目建设效率明显提高。”武城县县长朱恩鹤代表告诉记者。
平原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没有人才、没有产业,乡村振兴就没有后劲。”平原县县长袁志勇代表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在全省先行先试,在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基础上,携手“强企名校”,与山东土地发展集团、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联合,建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联盟,共建百万亩绿色良田,实现土地、资本、科技的深度融合,激发了乡村产业活力。
这些代表委员们,或是一地的管理者,或是当地发展的带头人。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生动感受他们的理想与奋斗,感受他们的思考与作为。善学、善谋、善作、善成,就能掀起改革发展新热潮,不断谱写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