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长岛县的县乡村各级*员干部,心里除了想着工作,就是心里装着老百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既不忘干事创业,又和老百姓建立了血浓于水亲情关系。那年4月28日,砣矶镇老船长王大爷一家5口人不慎吃河豚严重中*,生命危在旦夕。上午8点45分,中*的王大爷一家医院。他们五个人脸色蜡*,呕吐不止,院长和医生们迅速为病人注射了解*药,但因中*非常严重,毫无好转的迹象,而且越来越严重,不停地抽搐,吐白沫。这个时候,医院照顾妻子的后口村*支部书记张仁国听说有人中*,立刻赶到抢救室,一看情况非常严重,赶快跑到米以外的邮电局,在值班的邮电局长帮医院*支部书记王国满去电话,求助抢救。王国满问清楚情况后,果断地说:“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病人送到县城来。”这个时间正是春汛的捕捞季节,村里的渔船全部出海了,心急如焚的张仁国拨通了镇*委副书记范永伟的电话,急忙汇报了情况。范永伟干脆地说:“我马上安排船只,你们做好转院的准备!”为了尽快抢救生命垂危的群众,范永伟首先想到了远离砣矶28医院,想到了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长岛县委,便毅然地拨通了县委书记、县长宋修武的电话。宋书记接到砣矶镇的告急电话,马上做出最佳的抢救决定:“你们马上派船把病人往长岛送,县里派最快的船去接应。”放下电话,宋宋书记又召集县委办和*府办有关负责同志,详细布置了抢救方案: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孙长文首先接到了全面协助、安排抢救及落实药品的通知;县*府办公室主任王国进负责派车调船,接运病号;县养殖公司经理王华斋肩负着南北联系的任务。王国进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渔港码头,安排“长*交2号”去砣矶接病人,立刻打锚开航。同一时间,医院院长张中余、副院长张启发等接到抢救的通知后,直奔值班室,与值班大夫胡行先开了碰头会。根据以前的病例,他们提出用“饽饽花”汤药抢救病人的方案。但是,查遍药房却没有这种药剂。关键时刻,医院附近的山坡上可能有这种饽饽花,便飞也似地向东山跑去,好不容易找到4棵“饽饽花”,全部采摘回来。然后和医护人员亲自烧水熬药,做好救人的准备。医院如同战前的指挥所,张中余坐阵值班室,安排抢救工作。副院长张启发组织门诊和住院部的医护人员收拾病房,准备医疗器械和所有抢救的准备工作。昨晚值了一宿夜班的凌大夫闻讯后,也急忙从家里赶来抢救。医院的医务人员已经将5名病人送到码头,范永伟、张仁国和医务人员及闻讯赶来的群众,把病人一一抬上砣矶镇安排的渔船上。张仁国主动要求上船护送病人,医院打针治病的妻子。砣矶镇送病号的渔船向南开,长岛方向去接病号的“长*交2号”快速向北去接应,终于在北纬三十八度左右的海域相遇,两船并肩停住靠傍,船上的人们小心翼翼地把五名危重病人一一抬到“长*交2号”船上。14时10分,县医院的院长和大夫陆续赶到码头,做好接船准备。14时20分,宋修武和孙长文亲临渔港码头指挥抢救。闻讯赶来的还有县纪委书记孙盛华、组织部长赵玉才等领导以及志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抢救突击队。14时30分,“长*交2号”乘风破浪驶进港口,船未靠稳,宋书记他们都急三火四地跳上甲板,开始指挥抢救。在长岛渔港码头,在“长*交2号”船上这个特殊的“病房”上,长岛县的医务工作者开始紧急抢救。县委领导和医护人员紧密合作,将病人依扶在自己的胸前,用碗一口一口地灌“饽饽花”汤,灌一口,病人喷一口。便对这种情况,宋书记焦急地说:“不管怎么样,也要把药灌下去,多灌一口,就多赢的一分生的希望!”救护人员急中生智扒开病人的嘴,小心翼翼地一滴一滴地往下喂。不到十分钟,每人灌下两大碗,病人的抽搐减轻了许多,慢慢安静了。接着,救护人员立即把病人抬上救护车,医院。在场的领导和同志们放心不下,医院。为了防止病人出现意外,救护人员又接着为病人输氧气,注射葡萄糖,继续喂灌“饽饽花”汤。半个小时后,王王大爷一家5口先后恢复了神志,当他们睁开眼看见这么多熟悉和不熟悉领导和同志们,激动得都说不上话来。这次抢救危重病人,牵动了各级领导和医务人员、普通群众的心,也在全县引起较大反响。为了第一时间报道出去,我和郑少华、顾延亮三个人做了分工,一人写一部分,最后连夜串联起来。第二天早晨,我们几个送稿的同志第一班船出岛,从蓬莱坐公共汽车去烟台日报社送稿。上午十点多钟,我们好不容易到了烟台日报社,谁知要找的*治部主任孙德宝却下乡采访去了。我们扑空了。
本文由《滔哥话长岛》原创
转载请联系授权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