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口开车到蓬莱
然后将车开上火车
通过跨海通道,40分钟到达大连
这个设想未来有可能变成现实
……
近日,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有最新消息了
一起来看看吧
▼▼▼▼▼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新成果发布会4日上午在烟台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研究论证目前进入新阶段——重点研究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可行性以及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等。这标志着,现阶段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研究重心集中在经济可行性、社会影响等方面。
研究已持续26年,目前进入新阶段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是面向21世纪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大而深远的研究课题。
?基本设想
利用渤海海峡的有利地理条件,从山东蓬莱经长山列岛至辽宁旅顺,以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或桥梁隧道结合的方式,建设跨越渤海海峡的直达快捷通道,将有缺口的C形交通变成四通八达的Φ形交通,化天堑为通途,进而形成纵贯我国南北从黑龙江到海南十一省(市、自治区)长达余千米的东部公路、铁路交通大动脉。
据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良忠教授介绍,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设想,最早于年由魏礼群、柳新华、戴桂英、宋长虹等提出,国家有关部门、单位联合成立了课题组,由魏礼群担任组长,持续研究至今。自年以来,课题研究已完成四个阶段的研究工作,包括: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东通道“烟大(烟台-大连)铁路轮渡”研究;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西通道蓬旅(蓬莱-旅顺)通道桥梁、隧道比较论证以及先期试验工程蓬长(蓬莱-长岛)通道研究论证;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环渤海经济区域发展和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影响研究;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如何进入国家决策,尽快启动实施研究等。
“目前,课题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重点研究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可行性以及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等。”刘良忠教授讲道。
建成后将促进海峡南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我国的战略性重大工程,课题组专家对该工程项目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为国家进行工程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提出,作为我国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的一部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国家综合交通网,有利于区域一体化战略合作,有利于促进东北亚区域长远合作发展,有利于国防交通建设和保障国家安全。刘良忠教授表示,项目建设是必要的,目前研究尚未发现影响通道工程建设的颠覆性因素。
跨海通道的建设,带来通道两端山东、东北城市经济联系的增强,加速要素资源的集聚,将促进海峡南北两岸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渤海海峡南北两岸地区有望形成三个层次的“哑铃”结构,加快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改变中国的区域经济版图。
有望形成新兴的跨海城市群
在渤海海峡南北两岸地区有望形成三个层次的“哑铃”结构中,
一
第一个层次是指“烟台-大连”两个城市。
烟台、大连分别是环渤海经济圈的南北两翼节点,也是跨海通道的南北端点,跨海通道建设,两个城市是最大也是最直接的受益主体。两个城市也均为山东、辽宁两个省的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基础和经济实力较强,且具有相似的资源、人文、风俗习惯等,亲缘关系也较深。通道的建设,直接密切了两个城市的经济交流与联系,为两市的合作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有望形成一个新兴的烟(台)大(连)跨海城市群,推动烟台、大连的同城化发展。
二
第二个层次是指“山东-辽宁”两个省份。
跨海通道将两大半岛实现了串联,环渤海经济圈也实现了南北对接,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融合在同一个经济圈内。
三
第三个层次是指“华东-东北”两大区域。
跨海通道在渤海海峡南岸通过山东进而连通整个华东经济区,在海峡北岸通过辽宁进而将整个东北经济区连到一起,构成了一个涵盖范围更广的“哑铃”区域结构。这个结构与我国规划中的“两横三纵”城市群布局也完全吻合。
近期将在烟台召开通道建设研讨会
渤海是中国最大的内海,从山东蓬莱经长岛至辽宁旅顺最短距离56海里,平均水深约25米,最大水深约86米。庙岛群岛32个岛屿呈东北——西南走向,位于渤海海峡的中部和南部,目前连接两个半岛的交通方式主要是环渤海铁路运输和烟大水路运输,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利用渤海海峡的有利地理条件,建设公路和铁路相结合的跨越渤海的直接快捷通道,将现有的绕行山海关铁路运输由多公里缩短为跨海通道的多公里,烟大水路运输由6-8小时缩短为1个小时,进而形成纵贯我国南北从黑龙江到海南十省(区)一市的东部铁路、公路交通大动脉。
根据记者此前了解到的消息,如果采用隧道方案,整条隧道全长公里。隧道内将由动车执行运输任务,火车设计时速为公里,运行速度能达公里/小时。隧道建成后将远超日本青函海底隧道(约54公里),成为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届时,需通过渤海隧道前往东三省的烟台市民,只需将自己的座驾在蓬莱开到火车上,然后就可以与爱车一起乘着火车到达大连。根据设计时速,最多只需40分钟。
在新闻发布会上,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发布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与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等新的研究成果,这一战略性重大工程再次引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