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ldquo深爱的那片海又回来了rd
TUhjnbcbe - 2021/12/18 18:24:00
自媒体求职招聘QQ群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591262929630808&wfr=spider&for=pc
近年来,长岛加强生态保护,岛上尽显秀美风貌。(记者从春龙供图) 长岛渔民晾晒收获的海带。
  

从烟台市蓬莱区上船,船行40分钟上岛,再驾车10分钟,就来到了长岛南长山街道孙家村东的马石礁海滩。


  

“以前海岸线几乎被海参‘育苗棚’占满了,每天凌晨养殖废水直排大海,近海50米脏得没法看。”9月23日下午,孙家村村民肖树全,手指着大海方向说。


  

耳边不时传来海鸥欢快的鸣叫。举目四望,清透的海水轻抚温润斑斓的卵石。沙滩上,对生长环境十分敏感的大叶藻不时涌上海滩,久违了的帽螺、辣螺等随处可见——之前的育保苗场已不见踪影。


  

长岛由个岛屿组成,地处胶辽半岛之间,南北纵列于渤海海峡,曾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这里林秀崖险,礁石林立,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鹰、隼等猛禽及候鸟的重要栖息地。


  

年以来,按照山东省委部署要求,长岛把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要务,把绿色发展作为根本前提,把固防守疆作为最大*治责任,争创全国首个海洋类国家公园,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打响生态保护攻坚战,旅游和自然岸线占比由38%提升至85%,海洋牧场面积达到全省23%,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彩色旅游慢道贯通南北长山岛,集中供暖清洁能源全域替代、生活垃圾分类全域推行、污水处理全域覆盖,东亚江豚、斑海豹等珍稀濒危海洋生物频繁出现,东方白鹳、*嘴白鹭等珍稀濒危鸟类明显增多,鲍鱼等野生海珍品、渤海湾刀鱼等传统经济鱼类资源逐渐恢复……当下的长岛,天蓝海碧,水清岸绿,美不胜收。


  游客在长岛海滩上游玩。
  “向大海不断索取的路行不通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
  

孙成伟,孙家村*支部书记。说起这几年长岛的变化,他感慨尤深。


  

年,初任村*支部书记时,他正赶上海水养殖产业低潮期。20世纪80年代,长岛开始养栉孔扇贝,后来生产规模无限放大,至年扇贝大面积死亡,老百姓吃饭都成了问题。


  

脑子活、有干劲的孙成伟考察再三,带领村民将养殖产业从海上转移到陆地,用原先养扇贝的老仓库、旧院子,发展海参育保苗产业。


  

年,产业发展到顶峰:村里育保苗场建筑面积到了13万平方米,全村多户,干这行的就有户,全村产业年产值到了六七千万元,孙家村成为长岛海参育苗的“一面旗帜”。


  

村子富了,但孙成伟的心却揪了起来。海岸上红顶、绿顶、蓝顶的彩钢房横七竖八。每冬,育苗场烟尘滚滚,多个锅炉能“吃”进1万多吨煤,顶上北五岛一个乡镇的燃煤量。更严重的是,养殖废水直排入海,近岸海域藻类、贝类、鱼类几近消失。


  

产业无序发展不仅破坏环境,也导致海参苗供大于求,加之苗种质量出现问题,价格一落千丈,从元一斤降到40元一斤。


  

“现在回头想想,海洋收益好的时期,其实就是享受海洋生态的红利;以后逐步走向衰败,就是大自然对生态破坏的报复。”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专职副主任李俊杰说。


  

生态是长岛最大的优势和潜力,是海岛永续发展的基石。年,山东省委、省*府从省级层面研究长岛功能定位,出台《关于推进长岛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长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旅游度假区、*民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蓝色生态之岛、休闲宜居之岛、*民融合之岛”的目标定位。年6月,山东省*府正式批复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围绕综合试验区建设,从省到烟台市打出了一系列*策“组合拳”,支持力度之大,在长岛历史上前所未有。年,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山东省长岛海洋生态保护条例》,这是山东第一部海岛生态保护的创制性立法,意味着长岛生态保护有了制度化、法制化的长效机制。


  

严格保护、尽快修复海岛海洋生态成为当务之急。一场生态保护攻坚战就此打响。


  

带领村民在长岛率先发展起海参育保苗产业,又带头“毁掉”这个产业,孙成伟辗转反侧:“村里一时能赚钱不假,但我们还得从长远看,要给子孙后代留下这片干净的海。”他拿定主意:“踩刹车!”


  

孙成伟经历的不只是内心的波澜。很多村民们一时无法理解:虽是低谷期,但产业反弹后还能赚钱,为什么要拆?孙成伟一家一户地做工作,从“村两委”班子成员、*员,到普通村民,至年最后一处苗场被拆除。


  

打响攻坚战的,不仅是孙家村。短短几年,长岛拆除全部80台风机,治理裸露山体31万平方米,腾退近海养殖1.8万亩,拆除岸线育保苗场86万平方米;全部禁止旅游车辆进岛,淘汰燃油公交车,禁止岛内新增燃油机动车辆。有游客说:“长岛环保动真格,连块鹅卵石都带不出去了。”


  

孙家村拆除的第二家育保苗场,就是肖树全家的。为了生计,肖树全只好出岛干买卖。


  

今后路怎么走?孙家村重新确定了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海上恢复海洋生态,岸上进行旧村改造、改善居住环境,利用腾退出的土地发展乡村旅游……


  

在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孙家村“固藻集鱼”,先后向海洋投放礁体10余万空方,布设海藻10万株。渔业资源渐渐恢复。孙成伟测算,现如今仅刺参、脉红螺年产值可达到万-万元,年可捕捞野生海胆1万多斤。


  

“现在跟我们小时候一样,想吃什么,拎上筐就来。深爱的那片海又回来了。”9月23日早上6点,记者遇到赶海的村民孙已民,螃蟹、八蛸、辣螺、帽螺等堆满筐。


  

而据年评估数据,长岛NO2、PM2.5、海水COD等主要环境质量指标较年改善幅度达到了10%-60%,90%以上的近岸海水质量达到一类标准。


  

东亚江豚是国家二级水生野生动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俊告诉记者,经他们调查,目前,长岛海域的东亚江豚种群数量在头以上,数量最高时超过0头,证实长岛海域是*渤海海域东亚江豚种群密度最大的区域。


  

生态恢复后,孙家村的发展一步紧跟一步:成立海上养殖合作社,修建长岛首个赶海园,启动渔家风情园建设……肖树全看到“商机”,重新回村,经营起高端海鲜冻品生意和渔家乐,年收入七八十万元。


  

育保苗场变成了鼠尾草花园。肖树全站在这里,扯着整洁的T恤衫说:“过去养海参苗,凌晨3点就得起床,换水、喂食,一年到头也穿不上件好衣裳,现在多体面啊。”


  “靠海吃海,海会穷。我们不仅要‘绿’起来,还要‘富’起来” 

葛茂武,南隍城岛小有名气的“渔秀才”,亲身经历了长岛渔业从粗放型近岸养殖到发展深远海海洋牧场的转型。


  

南隍城地处渤海深处,以海为生、凭海而兴,盛产顶尖的海参、鲍鱼、海胆、虾夷扇贝等海珍品,是全国闻名的“鲍鱼岛”“海参之乡”。


  

年,原莱阳农学院毕业的葛茂武,发挥技术优势,率先“试水”,干起了黑鲪鱼养殖。看到养黑鲪鱼赚钱,大家伙蜂拥而上,村里很快发展到七八十户。葛茂武一开始养5万尾,年扩大到20万尾,近海几乎被占满。


  

从5厘米的小苗养起,黑鲪鱼3年左右长过1斤,越到后期食量越大。“每天要投喂四五千斤的鲜杂鱼,全村算下来得有七八万斤,大量杂鱼残渣落到水底,形成腐烂污染。”南隍城海湾相对封闭,海水污染和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还出现过赤潮。年前后,葛茂武养的黑鲪鱼成活率不足30%。


  

起早贪黑忙活一年,相当于白干。葛茂武网箱里的鱼,又缩减回四五万尾。


  

长岛因海而生,注定要依靠海洋谋划发展路径。实现山东省委、省*府的目标定位,走绿色发展道路,就必须要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建立起符合生态保护要求、顺应市场消费趋势的生态产业体系。


  

个体化、粗放型近海养殖没出路。而向深远海集约化、公司化经营转变,突破口就是海洋牧场建设。


  

南隍城村*支部书记李盛平介绍,年后,村里与海工装备制造企业中集来福士和当地一家海产品销售企业联合,成立混合所有制的南隍城海洋开发有限公司,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坐底式海珍品养殖网箱“国鲍1号”。烟台市也推出“百箱计划”,深海智能网箱“经海号”有3个陆续在南隍城海域投产。


  

渔业的养殖风险主要集中在后期,鱼儿个头越大,渔民越担心。为降低风险,共享接力养殖模式被探索出来:渔民用1年半将黑鲪鱼养到4两左右,就可以25元的协议价卖给平台,平台在“类野生”状态下将鱼养至1斤多再出售。如此一来,养殖周期缩短1年,渔民风险大大降低,收益翻了一番。


  

今年8月,葛茂武4万尾鱼长到4两左右,就搭乘“经海号”深海智能网箱到深远海继续生长。他告诉记者,黑鲪鱼在深海网箱养殖后,水体开阔,饵料丰富,而且用颗粒饲料代替鲜杂鱼喂养,不会造成近海的局部污染。


  

除了养鱼,葛茂武还兼任“国鲍1号”生产部经理。“国鲍1号”长宽各36米,采用立体化养殖,可年产鲍鱼、海胆70到吨,一个平台相当于过去上万亩海域的养殖量。“大块头”搭载水质、气象、水温等大数据监测装置,手机上就能全天候监控监测养殖网箱。


  

9月25日,站在十几层楼高的平台上,葛茂武轻轻按下按钮,起吊装置缓缓将整齐排队的鲍鱼养殖笼提起。打开一个养殖笼,鲍鱼不停蠕动。


  

像“国鲍1号”这样的海洋牧场多功能平台,长岛已有8座,海洋牧场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省级以上海洋牧场达到12处,数量占全省的1/9,面积占全省的23%。


  

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同时,长岛在全国敲响渔业渔村体制机制改革“第一锣”,正在探索对集体所有的海域资源、资产进行市场化运作,让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股份、渔民变股民,逐步打造渔业上市公司,最终实现集约高效用海。


  “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必须找到平衡生态与发展、适合海岛的新产业”


  

刘金鑫,砣矶镇*委书记,是长岛最年轻的乡镇*委书记。


  

砣矶岛辖8个行*村,曾以海洋捕捞闻名,最辉煌时,马力的大船有多艘。近年来,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岛上的捕捞业日渐式微,人口从最多时的00多人锐减到现在的0多人。


  

看到年轻人不断外流,磨石嘴村*支部书记范先壮颇多无奈:他们村过去有0多口人,现在户籍人口有0人,但是常住人口不到人,而55岁以上的占到80%,72岁以上的多人。


  

老龄化、空心化让村庄显得毫无生气。多套民房闲置,杂草丛生,破旧不堪。


  

“第一次来,就被这里的原始海岛风貌深深地吸引了。”年,因为工作认识了一位砣矶姑娘,费克健第一次登上这座美丽的海岛。


  

年出生的费克健是济南人,曾在旅行社工作,喜欢摄影。朋友看到他拍的砣矶照片都很向往,他有了在岛上开一家民宿的想法。


  

当时,岛上一些村民用自己住房改造渔家乐,但条件比较差,旅游体验不好。费克健寻到一个塌了屋顶的石头房,找来旧船木做餐桌、东北白桦当护栏,展现渔村原生态景观。


  

民宿“范小姐的家”营业后,受到文艺青年的追捧。后来,他又陆续改造3处小院,都成了网红打卡地。今年“十一”假期,4个小院全被预订。


  

“砣矶女婿”的到来,让范先壮看到了希望。“有年轻人愿意回来,我们无论如何也得把他们留下。”范先壮说,村*支部开始领办旅游合作社,统一租赁村民的闲置房屋,组织村民务工,帮助费克健解决缺水、缺工人、缺材料、缺食材等难题。


  

这一年,山西人王瑞林第一次登岛游玩,也被这里深深吸引。他和妻子放弃太原的工作,带着老母亲上岛。从“渔舍一号院”到“八号院”,他在每个村都建起一处民宿。


  

到现在,岛上已有了8家高端民宿,不仅带来了工作机会,还带来了新的理念:不少原先做渔家乐的村民,也“模仿”改造自己的院子,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长岛“渔家乐”始于年,是全国渔家乐的发源地。目前,长岛“渔家乐·民宿”经营业户达0多户、床位2.4万余张,覆盖了长岛55%的渔村。但近年来随着来岛游客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长岛渔家乐产业发展已经满足不了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去年,长岛启动“渔家乐·民宿”提升三年行动,每年设立不少于万元的奖补资金,专项用于提升改造,并争取上级*策,为业户提供贴息贷款,补贴后的利息仅为1.%,累计为家业户提供贴息贷款万元。


  

长岛还引入鲁商集团、国欣文旅等行业领*企业,打造高端特色文旅产品,推出环岛马拉松、海钓锦标赛、帆船邀请赛等绿色低碳赛事,开辟了观鸟之旅、环岛之旅等生态旅游线路,获评“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来岛游客“过夜游”比例由43%提高到71%,人均消费由0元增加到元。


  

刘金鑫说,为提升海岛软硬环境,砣矶镇近两年累计投资上亿元改造自来水和污水管网、整治环境卫生、推行电代煤、改造电网,栽种各种树木近9万棵。刚开始做民宿时,费克健发现岛上环境卫生差一些。现如今,街上看不到一片纸、一个矿泉水瓶。


  

一度凋敝的砣矶岛重现活力。王瑞林说,有多位从砣矶走出去的年轻人联系到他,他们有个共同想法:返岛创业。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作者:张国栋赵洪杰陈巨慧从春龙董卿

编辑:孙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深爱的那片海又回来了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