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半岛三面环海的特殊地形,山东省的海岸曲线长度超过了公里。在这漫长的海岸线周边,也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岛屿。以是否有人居住为标准,它们可以分为人居岛和无人岛。
人居岛和无人岛,并非亘古不变,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来回变化。而人居岛的人口多寡,也是一个动态的进程。
现代信息发达,海岛上的人口很快可以查到。但古代岛上有多少人?就是一个比较难考证的问题。在清代道光年间,时任山东巡抚托浑布曾主持进行了一次海岛人口摸底调查,将情况写成奏折上报给朝廷。这篇名为《遵筹布置东海各岛疏》,被收录在《皇朝经世文续编》当中,使得后人可以窥见一斑。
根据托浑布的调查,当时山东沿海的人居岛(原文为:有井泉柴薪田园庐舍者)有二三十个。这些人居岛,根据户口的多少,大概可以分为四个层级。
第一个层级是千户以上的大岛,当时奏折中只提到了一个,那就是蓬莱县的长山岛(应是南北长山合计),居民达到一千二百余户。
第二个层级是一百户至五百户左右的中等岛,数量有十四个。它们分别是:蓬莱县的大竹山岛、大黑山岛,*县的桑岛、屺坶岛,福山县的芝罘岛,宁海州的养马岛,荣成县的鸡鸣岛,海阳县的马官岛(麻姑岛),掖县的三山岛,胶州的*岛、竹岔岛、灵山岛,以及即墨县的阴岛(红岛)、栲栳岛。
将近两百年过去了,这些岛屿的情况也多有变化。其中,芝罘岛、屺坶岛,养马岛、麻姑岛、三山岛、*岛、红岛和栲栳岛都或堤或桥或直接与陆地连为一体,上岛不需乘船。而大竹山岛则由人居岛变成无人岛,只是海防前沿,并无常住居民。剩下的桑岛、鸡鸣岛、竹岔岛和灵山岛,还属于比较传统的海岛。
第三个层级,是百十户规模的岛屿,一共列举四个。荣成县之俚岛,居民六十余户;石岛居民八十余户。蓬莱县的庙岛、鼍矶岛(砣矶岛),居民各百十余户。
俚岛和石岛,当时即属于陆连岛,后来均发展成为荣成县的重镇。尤其是石岛,因为渔港和商业而尤为繁华,如今人口早已达到数万人之多。而砣矶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一度是长岛县境内人口最多的公社,规模在万人左右。
第四个层级,就是几十户甚至几户规模的小岛,列举在内有十三个。分别是:蓬莱县的大钦岛、小钦岛、小黑山岛、北隍城岛,宁海州的崆峒岛,文登县的刘公岛,荣成县之镆邪岛(镆铘岛)、楮岛、偻岛(不知现为何处),海阳县的*岛(现乳山市的南*岛)、棉花岛(现乳山市的杜家岛)、小青岛(现乳山市的小青岛),诸城县的斋堂岛(现属青岛市*岛区)。
如上岛屿当中,镆铘岛、楮岛、杜家岛现在已经与陆地相连,其它岛屿仍需乘船上岛。不过,岛上人口均比古时都要多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