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南部的辽宁省,南面临近渤海湾,东西两侧是丘陵地势,中部为广阔的辽河平原。东北地区分布的蛇类中,就属辽宁省的蛇类种类最多,虽然数量不到20种,但相比起于吉林和黑龙江省,稍微多一些。
辽宁的蛇类,最著名的莫过于位于旅顺口西北面25海里的渤海湾上一座神奇蛇岛上的蝮蛇,也就是举世闻名的蛇岛蝮。蛇岛蝮蛇经历千万年的岛屿隔离效应已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进化之路,栖息习性,捕食习惯都是独一无二的。基本上东北地区分布的蛇类在辽宁省境内都有分布。在不到20种蛇类之中,有*蛇类将近9种,包括亚种。
东北地区是亚洲蝮属蛇类的起源和分化中心,日本境内的日本蝮、蛇岛蝮、西伯利亚蝮、华北地区的华北蝮以及内蒙古、新疆地区的阿拉善蝮都是从东北地区的祖先分化而逐渐扩散开来的。为了研究这些不同地方的蝮蛇分类地位,我国动物学家对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有*蛇类
蛇岛蝮指名亚种
辽宁省的特有蛇类,也是我国比较珍稀的有*蛇类,蛇岛蝮最初被认为是中介蝮,它们远离大陆孤岛生活,唯一的食物来源是每年南北迁徙在岛上落脚休息的鸟类,一次捕食就管饱一年。它们性情温顺,对外界的干扰应激反应慢。蛇岛上的蝮蛇总量也就2万条左右。如今的这些蝮蛇也面临着一些危机,比如争夺食物的内卷,种群内部的近亲繁殖以及一些气候方面的危机,未来的命运如何,还不得而知。
沐浴在夕阳下的蛇岛蝮蛇蛇岛蝮千山亚种
蛇岛蝮千山亚种直到年才首次报道,主要分布在辽宁鞍山至普兰店境内,其数量稀少,其形态特征和蛇岛上的极其相似,它们在千万年前属于同一个分支。在首次发现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很多学者并不真的相信这个亚种的存在,由于模式标本的遗失,一时也很难于证明。后来还是有学者为了研究北方的蝮蛇分类而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它们,证明了这个亚种的有效性。
与指明亚种的形态非常相似西伯利亚蝮指明亚种(哈里斯蝮)
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辽宁省境内分布在凌源境内。
黑眉腹
曾经也被认为是岩栖蝮的亚种,后来我国学者证实其是黑眉腹的次订同名异物。
乌苏里蝮
东北地区的特有蛇类,曾经也是辽宁本地的优势蛇类,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根据一些调查结果显示,其种群数量多大多万条,如今野外种群数量已大大减少。即便如此,该蛇也是东北地区的优势有*蛇类。
短尾蝮
在东北地区仅辽宁有发现报道,虽然此蛇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份。在辽宁境内分布数量也少,仅有零星的记录报道,以至于一些动物学家认为其不是自然扩散而来的蛇类。
虎斑颈槽蛇
俗称野鸡脖子,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曾经也被归类为无*蛇类,其实是一种具有独特腺体分泌物的后*牙微*蛇类。该蛇很好的适应了东北地区的寒冷气候环境,种群数量不少,也是优势蛇类之一。
辽宁地处渤海湾,少数地区有分布着一些海里的蛇类,有扁尾海蛇属和海蛇属,共两种海蛇。不过由于近海开发过度,对它们的影响很大,数量已经极少。
半环扁尾海蛇
一般栖息在近海岸或海岛礁石或珊瑚中。此蛇头部小,尾部扁平,身体粗扁,主要以鱼类为食,属于眼镜蛇科下的剧*蛇类,不过它们较温顺,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青环海蛇
体型细长,头部扁小,体后端及尾侧扁。背部深灰色,腹部*色或橄榄色。身上布满黑色环带。以鱼类为生,一生都生活在海里,很少上陆地生活。为眼镜蛇科下的剧*蛇类。
除了有*蛇类以外,还有一些游蛇科的无*蛇类,比如东北地区的特有大型蛇类棕黑锦蛇、东亚腹链蛇、*脊游蛇、赤链蛇、和棕黑锦蛇比较类似的赤峰锦蛇、团花锦蛇、白条锦蛇、玉斑锦蛇以及红纹滞卵蛇等9种蛇类。
这其中东亚腹链蛇、棕黑锦蛇为东北区的特有蛇类,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游蛇,棕黑锦蛇曾经也是当地的优势蛇类,数量较多。*脊游蛇和玉斑锦蛇数量极其稀少,并不多见;赤峰锦蛇曾经被认为是棕黑锦蛇的赤峰亚种,后来独立成种,数量稀少,目前已被列入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
辽宁的蛇类资源相对于东北其他地区来说,种类相对较多,因为临近沿海地区的缘故,曾经有分布过的海蛇,现在估计也看不到多少了,渤海湾近年来的开发活动干扰太大,对于这么蛇类来说,生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能适应生存的地方不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