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10分钟看懂行为艺术史艺术与设计杂志
TUhjnbcbe - 2023/3/15 19:46:00

年至年间,有一位艺术家创作了一件作品,名为《不做艺术》(NoArt)。在这一年间,这位艺术家不谈艺术,不看艺术,不读艺术,不进入画廊或博物馆等艺术场所,只是生活一年。(看到这里是不是想说,这也能算一件作品?我们早就做过了呀~)这位艺术家名为谢德庆,年出生于中国台湾,是当下世界范围内最为特殊和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这件作品并非恶搞,而是谢德庆的一件行为艺术作品。

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Abramovi)与谢德庆

行为艺术(performanceart)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个人或群体行为构成的一门跨学科艺术,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

年,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葛宇路利用自己的名字,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百子湾南一路悬挂了葛宇路的路牌,作为一种艺术设计,以期望引发名字与个人的关系的思考。

行为既可以有剧本也可以无剧本;既可以随机,也可以精心策划;既可以自发产生,也可以详细计划;可以有观众参与,也可以没有观众。行为可以现场直播或通过媒体进行;表演者可以在场,也可以不在现场。行为艺术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任何类型的场所或环境中,并且可以持续任何时间。

行为艺术是艺术家通过一系列行为,传达出自身的艺术理念和思考,使之成为艺术。而又因为摆脱了传统艺术媒介的束缚,行为艺术往往能给观者带来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提供的情感体验和心灵震撼。

起源

西方的理论家通常追溯行为艺术的起源至20世纪初的俄国构成主义者,未来主义者和达达运动,如达达运动中理查德·韦尔森贝克(RichardHuelsenbeck)等人的非传统诗歌表演,以及俄罗斯未来主义艺术家大卫·伯留克(DavidBurliuk)画脸的行为。

大卫·伯留克(DavidBurliuk)

行为艺术活动不仅限于欧洲或美国的艺术,在亚洲和拉丁美洲也可以找到著名的艺术家。行为艺术家和理论家指出,20世纪之前的行为艺术的起源来自不同的传统和历史,以及不同的部落和体育,宗教仪式或宗教活动。

哈罗德·罗森博格(HaroldRosenberg)

年代和50年代,美国艺术评论家哈罗德·罗森博格(HaroldRosenberg)提出了“行动绘画”(ActionPainting),宣告了艺术将从静态的绘画转为动态事件,这一概念的提出对早期偶发艺术、行为艺术等的支持者具有重要意义。画布即是艺术家“行动的舞台”,绘画则成为艺术家在画布上的行动痕迹。

《人体测量术》(Anthropométries)

克莱因意识到:“画笔的时代终结了,我的模特就是我的画笔。我让她们涂抹上颜料,然后在画布上留下印迹。此后,我计划让一个芭蕾舞女孩在一张巨大的画布上翻滚涂抹,画布就好比柔道比赛中的白色垫子。”克莱因因此在他的人体绘画和柔道之间建立了一个直接的联系。这些绘画,他称之为人体测量学绘画,表达了在柔道中固有的概念,身体是肉体的、知觉的和精神能量的中心,在训练过程中向外释放出它的能量时才能显现出它的力量。

伊夫·克莱因(YvesKlein)是行为艺术的先驱,他创作了《人体测量术》(Anthropométries)等概念作品,并创作了摄影蒙太奇作品《坠入虚空》(LeadintotheVoid)。

《坠入虚空》(LeadintotheVoid)

在部分资料中,伊夫·克莱因年的《坠入虚空》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件行为艺术(Performance)作品。年10月,伊夫·克莱因完成了作品《坠入虚空》,11月他将修改好的作品图片连同他关于“虚空剧场”的理论发表在自己创办的名为《年11月27日星期天》的报纸上。并把报纸派发到巴黎所有报亭。

行为艺术在60年代

年代,各种各样的新作品,新概念和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催生了新的行为艺术。

小野洋子《Wallpiecefororchestra》

在表演中,小野洋子指导表演者们“用头撞墙”。(Hitawallwithyourhead.)

小野洋子《切片》

小野洋子一动不动地坐在舞台正中央,观众按顺序登上舞台,将她的衣服裁成碎片。这次表演通过观众与艺术家将“看”与“被看”颠倒过来的“合谋”,通过不断重复“剪”与“被剪”这一行为,暴露出当时尚且默默无闻的日本青年女艺术家在多重意义上属于社会弱者的现实。

卡洛里·施尼曼(CaroleeSchneemann)《MeatJoy》

《MeatJoy》体现了施尼曼的“运动当时场”概念,其中表演者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划刻和即兴演奏。包括施尼曼在内的八名表演者穿着油漆,纸张和画笔一起爬行和扭动,与生鱼,肉和家禽一起玩耍。根据艺术家的说法,通过将身体用作艺术创作的材料,她“揭露并面对了文化禁忌和压制习俗的社会“。

沃尔夫·福斯特尔(WolfVostell)《YOU》

沃尔夫这件偶发作品发生在年4月19日长岛的GreatNeack。观众沿着迷宫般的路线穿过树林,到达游泳池和网球场,那里有30至40名表演者在极端情况下参与其中,有些戴着防*面具或投掷烟雾弹。一位参与者,阿尔·汉森(AlHansen)写道:对我来说,一种邪恶的感觉弥漫在整个作品中——不祥的感觉,仿佛我被驱逐到一个集中营,看到人们被欺负。根据阿尔·汉森关于沃尔夫·福斯特尔的偶发作品《YOU》的评述,偶发艺术能够表现极权的特征。

约瑟夫·博伊斯(JosephBeuys)《如何向一只死野兔解释绘画》

博伊斯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整个头上涂满了蜂蜜,粘上了金箔,怀抱着一只死兔子。他喃喃低语,抱着死兔子在房间里踱步,从一件作品到另一件。整个过程持续了三个小时,所有人都只能通过窗户观察他的行为。最后,门被打开了。当观众涌入房间里的时候,博伊斯抱着那只死兔子静静地背对着观众坐着。这是约瑟夫·博伊斯著名的行为艺术作品《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

草间弥生《WalkingPiece》

年,草间弥生发表了名为《WalkingPiece》的行为艺术创作。18张照片展示着草间穿着和服及阳伞于纽约街头行走、掉泪,接着独自一人逐渐走远的画面。草间弥生挑战了身为一位亚洲艺术家身处在白人社会的议题。《WalkingPiece》表达亚裔女性在美国仍然面临了很大的成见与挑战。

年代初,阿伦·卡普罗(AllanKaprow)创造了“偶发”(Happening)一词来描述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偶发事件使得艺术家可以尝试身体动作,录制声音,使用书面和口头文字甚至气味来表达。

赫尔曼·尼奇(HermannNitsch)《OrgienundMysterienTheatre》

奥地利艺术家赫尔曼·尼奇(HermannNitsch)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角色。他年生于维也纳,是奥地利“维也纳行为派(ViennaActionists)”艺术的代表人物。50年代时,他开始构思自己的“纵欲神秘戏剧”(OrgienMysterienTheater),60年代在欧洲和美国受到高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10分钟看懂行为艺术史艺术与设计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