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人民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丽画卷
陈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代表*和人民“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个宣告,是对新时代中国行进坐标最新的、明确的定位表述。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里程碑面前,回望走过的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小康社会是怎样全面建成的?它积累了什么样的理论和经验?为实现*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带来什么样的历史自信?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五集电视专题片《人民的小康》,是回答这些“历史之问”很有说服力的电视代表作。
《人民的小康》用大量实地拍摄素材,配合权威准确的统计数据,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诠释“小康”是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回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集中展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团结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壮举,真实反映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骤和途径,生动展示广大干部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的感人故事和精神风貌。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幅恢宏而细腻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丽画卷。
打开这幅画卷,扑入人们眼帘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来由。第一集《一诺千钧》以高度凝炼的叙述,讲明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是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出发时便拥有的初心使命的重要内涵和庄严的历史承诺,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以来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不断推进的历史行程。进入21世纪,中国的小康步伐越来越坚实。*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的标准不断提升、内涵不断拓展、要求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兑现百年承诺的奋斗目标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实,也越来越壮丽。
接下来的四集《脱贫攻坚》、《民生福祉》、《美好生活》、《关键一步》,聚焦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克难的决胜壮举,这是全片叙述的重点内容。
看完全片,感到有几个特点。
主题鲜明,彰显小康是人民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小康,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小康,它一头连着每个家庭、每个中国人的小日子,一头连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为此,全片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来揭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理念,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由此,片中围绕医疗服务的保障、就业机会的提供、居住条件的改善、养老事业的推动、水电路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来展开具体的采访和记录,体现小康社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切身关系,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电视专题片《人民的小康》宣传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供图创作者的采访和记录,具体到个体的命运、事件的细节。比如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达里雅布依乡经历易地搬迁的阿布都拉、江苏泗阳洪泽湖从“水上漂泊”到“洗脚上岸”的渔民袁刚和刘圆夫妇,通过他们前后生活状态的对比,直观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巨大变化。除了大量生动的细节,还配以宏观统计数据,增强了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说服力。比如,观众从片子里看到,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是年的倍,是年的倍;中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年的8.3平方米,提高到年底的39.8平方米;截至年底,全国有多万贫困群众搬进了新落成的万多套的住房;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医疗点;%建制村实现直接通邮,等等。这样的统计数据,具有很强的史料和学术价值,从而把小康社会与人民的关系,真实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对标时代,反映新时代以来决胜全面小康的行动部署和奋斗实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全片重点讲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奔波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先后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响脱贫攻坚战”等带有方向性、引领性的战略规划和部署,构筑起脱贫攻坚的“四梁八柱”。
片中围绕*中央的部署,详细讲述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艰难进程。河南光山的麻鸭、辽宁海城的南果梨、四川壤塘的唐卡、陕西富平的柿树等一连串的精准扶贫成果令人目不暇接、心有感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是全国人民艰苦卓绝努力奋斗的结果。为此,片中挖掘了一些有意义的数据。诸如,从年开始,中央层面有个单位帮扶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的对象,覆盖全国所有的贫困村。全*部队定点帮扶4个贫困村、92.4万贫困群众脱贫。截至年底,进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有12.7万家,精准帮扶13.91万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7.32万个。
领会实质,贯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全面”的根本要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的也更不容易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覆盖的人口、领域、区域要全面。可见,“小康”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是一个“幸福感”指标。
《人民的小康》抓准了这一要旨,用比较多的篇幅来诠释“全面小康”在幸福感提升上的“全面”。除了医疗服务、就业机会、居住条件、养老事业、水电路网基础设施这些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需要,该片还用不小篇幅来反映人民发展权的实现,从更好的生态环境和更可持续的发展、更充实的文化生活、更高质量的教育、更一体化的城乡发展、更高的安全感等方面,来展现全面小康为人民带来的“高品质生活”。诸如甘肃古浪“八步沙”的治理、浙江安吉余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转变、山东长岛“养殖航母”的优质高量让渔民获得感满满,一个又一个生态治理带来经济收益的事例,充分说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是一场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全国各地文化和旅游供给从数量追求转向品质提升,也表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正在从“有没有、缺不缺”,转换到“好不好、精不精”。总之,从“一个都不能少”,到“全面保障民生”,再到“高品质的生活”,全片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带领人民奋斗出来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真实模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向人民的郑重承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战略步骤。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在实现第二个百年承诺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依然不会辜负历史、辜负人民,因为中国共产*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
作者:中共中央*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
来源:《求是》/16
作者:陈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