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七夕97岁姨母口述童年时期在长岛过乞巧
TUhjnbcbe - 2023/9/26 18:31:00

林克松

退休第二年年夏天,我们两口子代表兄弟姊妹去丹东探望84岁的老姨母。由于临近七月七,老姨回忆口述了童年时代在长岛老家过“乞巧节”的情趣并背诵《拍巧歌》。从此每年七月初一,必定与老姨通话或视频聊“乞巧”。

04:50

今年8月8日又是农历七月初一,再次与97岁的老姨聊“七月初一巧芽生”------听着老姨那熟悉的乡音,我的思绪回到了九十多年前的海岛“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古称为七夕节,俗称“乞巧”节。相传这天是天上的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之日。巧合的是这一天在长岛基本见不到喜鹊,老人们说“喜鹊都到天河‘搭桥’去了”。

姨母回忆其童年时代从七月初一就着手“生巧(绿豆)芽”,少女们开始制作针线、编、绣等“工艺作品”并陆续展开游艺活动、和妈妈一起学磕“巧果”(长岛念“卡”巧果子),为“乞巧”节做准备。磕巧果“模子”(又叫“巧卡子”)分大、中、小三类,大的也叫“喜饼案子”,蒸出来的叫喜饼,烙出来的就叫“大巧果子”。制作巧果子的食材主要是面粉和糖,从发面到烙成需要静心耐性,大人在忙活制作,孩子们在围观“干馋”。烙成之后,大型的留作初七早餐开始分享。中、小型的搭配用蔴线穿成串,上头穿个大“莲子”(寓意连得贵子),底下穿个“双鱼”(寓意富富有余)最下端再拴上苹果或花红、糖梨子等水果。每串长则五-六尺,短则二-三尺,分发给孩子们先悬挂着观赏,待到初七才开始陆续“解馋”。生“巧芽”其实就是生绿豆芽,但和平日生绿豆芽使用的器皿有所区别。七月初一开始挑选良种,用温水淘洗装入适当的大碗或小盆,盖上湿布坚持每天滋润1-2次,待出根发芽时就视生长情况拿掉盖布,继续每天滋润培育其“拔高”生长,到初七早晨,巧芽已盘根茁壮生长约半尺高,是做“巧芽汤”(其实就是疙瘩汤)的主要菜料。乞巧节早餐主食吃的是巧果子,喝的是巧芽汤,以祈愿儿女心灵手巧,人人心想事成。

从七月初一到初七,最热闹的还是搭“巧棚”开展乞巧活动。“巧棚”设在较大的房屋内或在麦场等宽敞清净的场地,请父兄用渔船上的大篷(船帆)搭起一个棚子,棚内铺上炕席,摆上“炕八仙”桌和矮板凳,作为“乞巧”活动场所。巧棚内周围悬挂着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故事之类的书画或刺绣作品;几张“八仙桌”连接起来设为“供桌”,供桌上摆设各型“巧果”和水果等贡品,供奉着“巧姐”(织女),全村或周围大姑娘小媳妇们的针线活、剪纸“手工”也都纷纷摆设在供桌上。巧棚白天开放,男女老少都可有序进入参观“展品”。待到夜晚“乞巧”时分,棚内张灯结彩上香,分工少女把门,严禁男人(尤其是男童们好奇捣乱)进入。“拍巧”活动自初一开始至初七为高潮。全场除辅导老师外,满棚全是未婚少女。拍巧时,两人一组相对而作,相互以左右手交叉拍掌,边拍边背诵《拍巧歌》:

七月初一巧芽生,

我请姐姐下天宫;

天宫茶,茗宫香,

我请姐姐进绣房,

绣房里,绣房外,

绣房外面吊秋千;

我问姐姐怎么打(荡)?

姐姐说:

手把银绠指到那!

指到南京望北海,

王母娘娘从那来。

什么巧?

拍打巧,手功巧,

两把小剪对着铰;

铰对鸳鸯铰对蛾,

铰对*雀会唱歌;

铰对胡蝶漫天飞,

铰对蝎子捋墙根儿;

铰对蜜蜂采花心儿,

铰対知了福德音儿;

铰对兔子满山跑,

铰对老牛咖青草。

高(粱)胡须楷,矮胡须梃,我请姐姐下天棚,

天棚里,天棚外,

我请姐姐别见怪;

天棚底下一湾水儿,

我请姐姐洗洗腿儿,

姐姐的腿是好腿儿,

从小缠得花露棒棰儿;

姐姐的耳,是好耳,

从小戴的金坠饰儿;

姐姐的腰,是好腰,

丝线带子缠三道;

姐姐的头,是好头,

从小使用桂花油;

我问姐姐跟哪来?

跟沟来,

怎么没戴花兜来?

我问姐姐跟哪来?

跟道来,

怎么没座花轿来?

我问姐姐跟哪来?

跟门来,

我为姐姐把门开;

金门框,银门框,

我请姐姐招门框;

金门槛,银门槛,

我请姐姐跨门槛;

一缕线,两缕线,

姐姐教我学擀面;

一缕顷,两缕顷,

姐姐教我学打饼;

一缕麻,两缕麻,

姐姐教我梳头发……

有时间还进行穿针引线、挑“香肉”“花肉”(小海螺)用筷子捡*豆比赛,整个活动尤其对少女极具寓教于乐的效果。

遗憾的是这项隆重而热烈的节日活动逐渐淡化了。

写于年8月12日

作者简介:”林克松:南长山孙家村人,*队转业退休干部,山东省最美老干部志愿者,长岛“旅游热心人”之一,善于探索长岛旅游、民俗文化”。

壹点号海岛寻梦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夕97岁姨母口述童年时期在长岛过乞巧